再赴独山子】探寻远程医联体发展之路一一线上线下实现无缝对接

 “这么快就做好啦?”

 “大夫您的技术真好!”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的眼科手术室,眼疾患者们在完成手术、被搀扶下手术台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如斯感叹。 

 2018年8月3日,来自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手术专家,远赴4700公里,为独山子进行手术支援,给这里的疑难手术患者带来了光明。


接受手术支援的眼疾患者完成手术重见光明


 这是自2018年3月17日,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签署远程医联体合作协议后,再一次派出手术专家实施手术支援。 

 对独山子人民医院的手术支援,始于2017年6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等专家在第一次的手术支援中发现,独山子地区存在眼科医疗资源不足,疑难病例难以解决的难题。为了提升当地的眼科诊疗水平,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疗质量同质化,及时解除周边百姓的眼疾与痛苦,自那时起,以医联体合作的方式对独山子进行技术扶持的构想就开始酝酿。

 但是独山子地处北疆,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远隔4700公里,要以什么方式进行帮扶,才能让当地百姓不出远门就享受到同质化的优质诊疗服务?要如何实现技术扶持的常态化,使当地的基层医生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难病例时能够方便快捷地接受来自汕眼的诊疗指导和技术培训?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2018年3月,当汕眼专家团队第二次赴疆进行手术支援,带队的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帮扶方案:以创新性的远程医联体模式,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同质化的诊疗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深入帮扶。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人民医院正式签署远程医联体合作协议,成为首家远程医联体。

2018年3月17日,汕眼与独山子签署远程医联体合作协议


 自签署远程医联体合作协议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成立远程医联体诊疗中心,每周二和周五定期与独山子开展远程会诊,即时为当地疑难病例提供诊疗,实现了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诊疗服务,并利用现有的线上平台,以远程查房、远程继教班等形式对独山子眼科医护人员进行远程教学,保证了“输血造血”技术帮扶的常态化。同时,为了解决独山子眼科疑难病例的手术治疗难题,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利用远程会诊,对独山子的眼科疑难病例进行初步诊疗,并根据会诊结果,制订手术方案,以季度为单位,周期性地安排手术专家赴疆支援,实现线下帮扶与线上帮扶的并行与对接。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与独山子进行线上远程会诊

 本次的手术支援,正是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对独山子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线下帮扶的具体体现。通过逐渐成熟的远程会诊,汕眼专家提前对17例疑难病例进行了初步诊疗,完成了患者的资料收集,做到心中有数。随后,根据会诊结果,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派出由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李泽宜主任医师、王耿副主任医师组成的手术专家团队,赴新疆独山子进行手术支援,完成白内障手术15台、眼眶整形手术2台,为17例包括独眼、剥脱综合征、角膜移植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在内的疑难病例患者解除眼疾痛苦,重见光明。


手术支援专家为独山子的疑难病例患者进行术前检查

汕眼专家为独山子疑难病例患者进行手术支援

汕眼专家对独山子眼科医生进行一对一手术带教


张铭志教授为独山子眼科医护人员进行了专业理论授课


 追溯这场跨越万里的“缘分”,则源于两年前。来自于克拉玛依医院的宁波博士于2016年5月至11月参加了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白内障显微手术培训项目,并进行了其他眼科专业的学习,培训期间她掌握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顺利毕业,随后她作为人才被引进到克拉玛依独山子人民医院。而由此,才有了对独山子医院的后续一对一培训及手术支援,才有了后来的远程医联体的成立。

 现如今,经过汕眼的远程医联体帮扶,独山子人民医院眼科在宁波的领导及眼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年眼科手术量达到282例,日均门诊量达到90例。同时,获科研课题立项2项,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    独山子人民医院作为首家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签署远程医联体合作协议的合作单位,是“线上+线下”并行帮扶模式最好的试验田,势必在远程医联体创新型帮扶模式下实现医疗同质化,树立眼科品牌,造福一方百姓!